海师实验小学师生抗疫故事
2020年02月26日 19:35 来源:实验小学 点击: [打印] [收藏] [关闭]
六(6)班的故事与贺晓英的居家隔离日记
——记海南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师生抗疫故事(一)
在2月19号的《海南日报》的《教育期刊》上,我读到了《爸爸战“疫”的日子》一文。这是海南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六(6)班蒙钟毅同学写的他爸爸的故事。辅导老师是海南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语文老师贺晓英。
蒙钟毅同学在文中写到:“更让我难过的是,我的爸爸,长达一个多月时间,不能回家。他,是我们海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名呼吸内科医生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增多,海南省人民医院设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病房,专门抢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。他一直忙碌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室里,充满了危险啊。
妈妈,怎能不担心?不懂事的弟弟缠着妈妈问,“爸爸在哪?爸爸什么时候回家?”我也有了对爸爸的担心。我从电视里听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有关常识。
爸爸一旦休息下来,就会跟我和弟弟视频。他总是告诉我们,他在医院过得很好。他让我和弟弟要听妈妈的话,只能待在家里,不能外出。他还告诉我们,一些爱心人士捐赠医疗物品、食品的事情。我知道,爸爸是为了让妈妈放心,让我们也放心。
……”
从微信朋友圈里,我读到了来自实验小学六(6)班更多的故事:廖珈的《宅家趣事多多》、陈韵恬的《打破无聊生活的创意法》、林开欣的《学习新模式——听书》、以及六(6)班其他孩子写的:《我的创造性运动》、《我的创造性游戏》、《有趣的面团》、《做蛋糕》、《做饼干》、《炸麻花记》、《我的自创游戏》、《我的秘密基地》等。这是贺晓英老师组织学生,在家隔离的日子,进行创造性学习、运动、游戏和做美食等活动。
贺晓英老师进行这样的主题引导,来自她带头写隔离日记。她在1月24号,从韩国首尔回到海口后,主动隔离在家。她开始写隔离日记。2月1号,《海口一位女老师的日记火了,故事从异国买口罩开始……》在《南国都市报》报道,这位女教师老师在异国买口罩送邻居和医生朋友的故事上了《今日头条》。文中报道的这位女教师,就是海南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贺晓英老师。
贺晓英老师还组织学生写《假如我是海口市市长》一主题,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和担当。
隔离在家,贺晓英老师引导学生,观察和记录家人的故事,以及自己隔离在家的故事。谢知含写的《一枚“吃货”减肥记》、李清圆写的《“戏精”老弟》、牛昊禹《教爷爷学用微信》、王鑫仪写的《哄妹妹睡觉,太难!》林开欣写的《“尖叫鸡”妹妹》、陈国仕写的《“咕咕”声》和吉芊帆写的《这个春节有点“冷”!》等,贺晓英老师夸赞学生写的非常生动、真实有趣,在朋友圈里分享和发表。
六(6) 班学生写的这样的故事,昨天已经刷新为第126个。
六(6)班的学生陈韵恬在班级故事里分享到:
打破无聊的方法一:看书、看电影。整天泡在书海里,是我曾经最渴望的生活。最近,才看了一个小时书,我的眼睛就花了。
于是,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——书和电影一起看。有很多电影是有原著的,把两者结合起来看,就可以对比书和电影有哪些不同,哪个更精彩。这个法子,不仅让我快乐起来,还能让我用最短的时间,看更多的好书和好电影。
打破无聊的方法二:拼乐高。在家无聊的时候,拼乐高一定会为你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无聊?不可能的!就算没有新的零件也没关系,把旧的拆了,一样可以玩。
不用按照说明书上走,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创造力,拼的也许更好看,还会让你有满满的成就感。我就是这样兴致勃勃地拼了好几天,玩得不亦乐乎。
打破无聊的方法三:做美食。作为一个干吃不胖的吃货,有这么多时间,当然要研究创新美食啦!我每天自创一款下午茶,自己设计,自己制作,自己品尝。这,简直就是天堂般的生活!我的“作品”有成功的,比如用酸奶和可乐制成的假咖啡、芝士火鸡面夹心三明治、巧克力火腿肠蛋糕……当然也有失败的,那些惨不忍睹的黑暗料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凭借这三种打破无聊的方法,我有了充满创意的崭新生活。它让我明白:生活中只要多点创意,是不可能无聊的。人不能太墨守成规,要学会创新,去创造美好生活。
六(6)班的学生廖珈写到: 疫情期间,宅在家里除了学习,还有许多好玩的事情,比如做手工、编织、跳绳、跳健身操、转呼啦圈等等。只要你是个有趣的人总能找到有趣的事,你说呢?
贺晓英老师组织六(6)班学生,“停课不停学”,她以身示范,她的居家隔离日记,昨天为止,已经写了36篇,与学生交流和共享。贺晓英老师在日记中写到:
“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宁静生活,但我更希望,人们能安全地走出家门,享受春天的阳光和鲜花的美丽。能听到,孩子们的笑声……”
六(6)班学生的“停课不停学”生活丰富多彩,六(6)班的故事同样精彩!来自于贺晓英老师创意教学和爱心无限。